-
9月13日,全国知名作家“中国酒谷”湘西行暨花垣文旅文学表达创作活动,在湘西花垣县如诗如画的秋色中圆满启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名家与资深编辑汇聚这片土地,以文学的脚步丈量湘西大地的深邃,以诗意的笔触勾勒文旅融合新篇章。
文学与山水相逢,笔墨共风情交织。本次活动在湘西州文联、花垣县委宣传部、凤凰县委宣传部共同指导下,由湘西州作家协会、花垣县文化旅游广电局等单位联合主办,县作家协会承办,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花垣十八洞发展集团支持。
活动了《中国校园文学》运营总监朱零,《湖南文学》编辑部主任易清华,《芳草》杂志常务副主编林东林,《芙蓉》杂志编辑部主任杨晓澜等国内重要文学期刊负责人,以及余退、严彬、小西、林珊、袁磊、师飞、康雪、张雁超、张口、苑希磊等活跃在当代文坛的优秀作家诗人,湘西州文联党组书记黄华,州文联副主席、州作协主席黄挺,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文生等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出席会议,花垣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教体局、县文旅广电局、县教育基金会、十八洞乡村发展基金会等相关负责人,来自湘西、贵州松桃等地的作家诗人参加。与文学同行,共叙湘西故事的辽阔与悠长。

首届“边城杯”青少年文学奖颁奖仪式。
首届“边城杯”青少年文学奖颁奖仪式于13日上午在花垣隆重举行。花垣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田宇来以热情洋溢的致辞迎远客,黄挺畅谈文学与山水相逢的意义,言谈间尽是湘西文脉的绵延与苏醒。朱零、刘年、易清华、张雁超、严彬、余退等嘉宾的精彩发言,娓娓道来文旅湘西的隽美画卷。颁奖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边城杯”青少年文学奖获奖者在掌声中接过奖项,接受表彰,他们正是文学边城未来的星光,展现了花垣县文学事业后继有人的蓬勃生机。
黄华在总结讲话中寄语“文学不应只藏于书斋,更应走向田野。希望此次采风,能让作家们触摸到湘西的文化脉搏,写出有筋骨、有温度、有湘西辨识度的作品,让湘西的文旅名片,因文学而更有厚度。”
采风之行随之展开。作家们在古苗河看瀑布如银链垂落,绝壁如屏,在飞瀑云雾间采撷自然诗篇;于边城茶峒的青石巷陌中聆听人文回响,文学与山水于此相融,交织出文旅同频的新韵。以脚步丈量古苗河奇峡,笔尖勾勒边城风情,让深藏的花垣故事汇入旅游线路,以文气带动人气,为湘西文旅注入动人灵魂。

参加创作活动的作家们。
烟雨蒙蒙的边城,一场赠书仪式悄然在三省茶馆里进行,朱零代表作家们将凝聚心血的著作赠予这片土地,仿佛将文学的种子,又一次撒入边城的土壤。一盏清茶、一页文章,文字与茶烟一同升腾,书香与茶香交织,漫过街巷。在花垣三中(抗战时的国立茶师),作家们沿着校园漫步,感受这里的建筑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的气息,浸润着历史的记忆与文脉。
夜幕低垂,国立茶师大会场,由素乐团的罗卿、黄挺、欧阳俊、谭翼飞等分享嘉宾带来的非遗音乐声起。苗鼓雷霆劈开电子音墙,辰河高腔的苍劲唱腔撞上重金属咆哮,古老文化基因与摇滚灵魂完成合体,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中血脉搏动。9首作品的演化历程与精彩故事,赢得台下阵阵掌声,完成一次文旅交融的深刻共情。
采风的最后一站,作家们来到凤凰古城。在沈从文墓地,作家们献上手中的鲜花,寄托着对文学先辈的敬意。下午,凤凰作家作品改稿会在文星苑举行。朱零、易清华、林东林、杨晓澜为凤凰县作家的作品“把脉问诊”。从文字锤炼到题材挖掘,从地域特色到时代精神,编辑们的点评句句恳切,既有专业指导,更有对湘西文学发展的期许。

参加活动的作家们座谈交流。
“中国酒谷”湘西行是一场文学与土地的深度对话。作家们以敏锐的笔感和深沉的情思,重新发现湘西,书写湘西。用专业的文学眼光审视湘西的自然山水和人文风情,为宣传推广湘西文旅资源提供了新的文学视角和创作素材。通过文学名家的视角和笔触,深度挖掘湘西的文化旅游资源,以文学表达提升湘西文旅品牌的影响力。
花垣县文化旅游部门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文学与文旅的深度融合,打造更多具有文学气息的旅游产品和线路,更深入推进文旅与文学的融合,让每一处风景都住进一个故事,每一条山路都回荡一首诗歌。推动花垣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潇湘晨报记者刘建勇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举报
